
不将男性纳入性别问题相关讨论中的一个严重后果,是“有毒的男性气质”(toxic masculinity)文化的不断巩固,在性别观念先进的女性和性别观念落后的男性之间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冲突,甚至导致犯罪行为。近期在中国发生的两起恶性杀人事件都涉及到不同程度的性别矛盾:5月24日,江西南昌红谷滩,一名女子在与朋友走路时突然被一名陌生男子袭击身亡,有爆料称凶手的行凶动机是找不到老婆憎恶女性;27日,重庆时代天街一男子持刀伤妻,有报道称女方不堪忍受长期的家庭暴力和男方出轨提出离婚,导致男方动手杀人。
此外,河北省委还“印发专门文件积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践行网上群众路线,推动建设互联网媒体中心、自媒体联盟、‘网信河北’融媒体平台,带动全省新媒体账号积极发声,确保党的声音始终占据新媒体首页首屏。”“政事儿”注意到,“河北省委组织肃清周本顺等人恶劣影响不彻底”等问题,也被中央巡视组点名。
这导致的问题是,性别问题成了一个“女性问题”,男性在相关讨论中是缺席的。然而我们无法忽视的事实是,性别刻板印象不仅在形塑女孩的自我认知,也在形塑男孩的自我认知;女孩被要求温柔、顺从、听话的同时,男孩被规训不得哭泣、不得胆怯、不得敏感,违反这些规则的行为被认为有损“男性气质”“像个女孩一样”“娘娘腔”——这不仅同样是一种性别压迫,而且丝毫无助于弥合男女价值观和认知的差异、培养平权意识。
不过,也有看法认为,美国外卖应用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成为“红海”,没有大手笔的市场整合重组,很难实现快速增长。电商亚马逊也曾在2015年推出“亚马逊餐厅”应用,进入外卖应用市场,但最后以失败告终,已经在去年撤出这一市场。报道称,美国外卖应用纷纷通过分析顾客的订餐动向、根据顾客需求提供特制餐饮等方式,寻求差别化战略。
记者:杨博宇责任编辑:刘德宾 SN222本文来自智家电 作者:池梅对于早就步入产品、技术成熟期的彩电产业来说,夏普不可能通过所谓的技术创新,拿3千块钱造出1万的高端电视。只能是采取“一分价钱一分货”策略,为消费者提供大量便宜的电视。洋品牌一旦低价化,只有死路一条。最近几年日本家电的主旋律似乎都是衰退、亏损、下跌。夏普、东芝、松下、日立,围绕他们的声音多是“股价下跌、出售业务、卖楼求生”等等。之前,百年企业夏普带着电视、面板等在内的核心业务“下嫁”给代工企业富士康,在经历诸多变革后,夏普非但没有走出泥淖,反而陷入了更尴尬的“困境”。
2017年12月25日,哈尔滨市国资委、中信冰岛、华平冰岛、哈尔滨国企重组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和哈药集团与中信资本医药签署《关于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根据上述协议约定,中信资本医药对哈药集团实施增资并认购哈药集团新增注册资本15亿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哈尔滨市国资委持有哈药集团的股权下降为32.02%,中信资本控股旗下三家企业(中信冰岛、华平冰岛、中信资本医药)合计持有哈药集团60.86%的股权,中信资本控股将成为哈药集团的间接控股股东,进而成为本公司实际控制人。